CCTV-国家地理-开国

亚搏手机版app官网下载苹果_最新版

10月1日零时,长辛店二七机车厂内响起了阵阵铃声,半个小时后,2000名干部和工人准时来到了工厂的北大门。令长辛店二七机车厂的工人们感到自豪的是,他们乘坐的是自己修理好的客车。

比二七机车厂动身更早的是石景山钢铁厂的工人们。石景山钢铁厂是北京首都钢铁集团总公司的前身。开国大典这一天,他们也是开着自己的火车进的北平城。

按照焦桐兰原来的打算,10月1日,她要同伙伴们骑自行车进北京城,没想到开国大典将要举行的时候,传来了镇政府的通知:上级领导考虑到门头沟离路途较远,镇里参加庆典的群众一律坐火车进北京。

10月1日来到了,住在门头沟镇的焦桐兰和小伙伴们开始忙碌起来,她们翻箱倒柜,找出了过年的时候才舍得穿的新衣服。为了防止喊口号的时候嗓子干,焦桐兰没有忘记在自己缝制的小挎包里放上一瓶凉开水。

这一天,为开国大典和阅兵式演奏的军乐队员们将在广场站立六个多小时,早饭的时候,食堂特意给每个人加了一个鸡蛋,并对饮水进行了限制。

10月1日上午,30万群众陆续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了广场,热情的欢呼声,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

就在各路人马赶往广场的时候,习惯在夜间工作、白天睡眠的仍在伏案办公。

身边工作人员韩桂馨:“在这一天呢,早晨6点多钟的时候,周恩来副主席打了一个电话,李老,李银桥就接着电话,问了主席睡觉了没有,李银桥同志说还没有睡呢,周副主席就说快叫主席睡觉啊。”

接到周恩来的电话,李银桥小声地劝着早点休息,并把周恩来说的话转告给他。听了李银桥的劝告,手中的笔仍然没有停下,他一直看着写着,直到写完,才走到院子里作睡觉前的活动,10分钟以后走进了卧室。

到了上午10点钟,广场上已经是人山人海。想早一点见到毛主席的人们等得有些着急。整夜未睡,一大早就列队在北京饭店门前的199师的官兵们,有的也坚持不住了,队列中,不断有人晕倒。

刘常明(时任作战部参谋):“当时我们中央成立的时候,成都、广州、重庆这些的飞机还停留着,飞机有个作战半径问题,如果我们早了,它轰炸以后可以返回去,我们三点钟,要轰炸,它回不去。”

随着大典开始的时间不断临近,在北京的四周,早已布置好的高射炮群正严阵以待。

人民参加受阅的第一飞行队在南苑飞机场完成了最后的预演。飞行员穿上了自己设计的夹克式飞行服,做好了随时升空作战的准备。

1949年10月1日下午1点,被卫士唤醒。同往常一样,在卫士马武义的帮助下,他穿上了那套已经穿了多年的羊毛衫。

卫士马武义:“开国大典是普天同庆的大喜日子,可是那时候谁能够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还穿了一套破了四个大窟窿的羊毛衫,这个除了主席身边的卫士能够知道,别人谁也不知道这个事。”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宣布召开,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们陆续宣布就职。就此,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这是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时间仅仅用了四十五分钟。

下午3点,当跨上城楼的最后一个台阶时,城楼上的张致祥立刻转身向广场上的军乐队总指挥罗浪发出了演奏开始的“信号”。

罗浪:“毛主席一上来的时候,《东方红》就开始了,这个曲子在编的时候,用了一种视感,就是东方红,开始发亮了,好像有微微的声音,所以开始有颤音,好像太阳光亮从很小,慢慢慢慢放大放大,这样放大完了以后,到最大的时候,才开始,东方红。”

侯波,自1949年起,担任和中央首长的随行记者达12年之久,因而被称为“红都摄影师”。她用照相机记录下了新中国领导人的风貌。然而,最使她难以忘怀的,还是开国大典。

按照预定程序,按动了装在城楼上的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升了起来。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情不自禁地大声喊了一句:“升得好!”

与主席站一起的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这一天,他穿着一身褪了色的土布衫登上了。此刻,他的家人还在尚未解放的重庆。为了庆祝这一天的到来,他们在藏身的山洞里秘密赶制了一面五星红旗,在10月1日留下了这张合影。

五星红旗在22.5米高的旗杆上迎风飘扬,开始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公告》向全世界申明:“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

朱德总司令在的陪同下检阅了部队,他重新登上城楼以后,开始宣读《中国人民总部命令》。

下午4点钟,在雄壮的军乐伴奏下,人民的海军方队、步兵方队、炮兵部队、装甲车和坦克部队陆续通过广场。

站在城楼最东角的,立刻涨红了脸,心也被揪了起来,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辆开不动的装甲车。

田申:“但是后面那个车(装甲车)很机动,一下子把它顶过去了,顶过西边那个三座门。要不然丢到多难看呀。”

隆隆的轰鸣声从天上传来,人民空军的飞机分别以三机和双机编队,飞越上空。

、朱德等以及广场上几十万双眼睛注视着这支刚刚组建不久的飞行队。然而,飞越大典上空的飞行员们却不能往地面看上一眼。

按照国际惯例:任何国家在举行大的庆典活动的时候,接受检阅的军队不能携带实弹参加。

但是,为了防止空军的袭击,在飞过上空的机群里,有两架p-51战斗机上破例装满了弹药。

阅兵式结束之后,在几百面红旗的引导下,群众队伍伴随着《团结就是力量》、《保卫胜利果实前进》的乐曲、喊着口号走向。

长辛店二七机车厂的工人队伍走在群众队伍的最前列,将近20个小时没有休息的工人们没有一丝疲倦。

李茂林:“我心里激动呀,我热泪就掉下来了,我就跳起来喊毛主席万岁,恨不得连心吐出来。”

在二七机车厂的队伍里,还有24个人,他们听到了的声音,却不能亲眼看毛主席。机车厂的工人们为了在大典上展示工人阶级的火车头精神,特制了一个火车头模型。又把三台汽车改成车,车上放着精心制作的火车头模型。车周围是用蓝布围住的,每台车的蓝布里面安排了8个人。三辆车共24个人,一旦出现故障,这些人就推车前进。因此,车里的人就没法见到毛主席了。

在工人队伍的后面,是8000多名农民代表,他们浩浩荡荡地随着队伍一起涌入了广场,盼望见到的焦桐兰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焦桐兰:“互相之间举地起旗子来,连摇带晃的,毛主席万岁,万岁,就这么一直地喊,见了毛主席以后,大家说实在的眼睛就不够用了,眼泪也都出来了,这个声音也变成哑的了。”

有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从1949年开国大典以后,有许多的电影纪录片和电视节目都曾经采用过这个画面。

面对着欢呼的人群,站在城楼上的,不停地挥舞着手臂,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呼喊口号,向通过的学生致意。

与宋庆龄站在一起的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他用深情的目光望着这些满怀激情的年轻人。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李沛钰就在他们的中间。

李沛钰是李济深的三儿子,1948年10月,蒋介石为了阻止在香港的李济深回到解放区与协商建国,派人把当时在杭州当飞行员的李沛钰作为人质扣留起来。但负责看管李沛钰的人是地下党员,一天夜里,被扣的李沛钰化装离开了杭州。几经辗转,李沛钰平安地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一向细心的周恩来非常理解此时的心情,同时他也很清楚,站立了几个小时的已经很疲惫了。在周恩来的劝说下,进了休息室休息。

钟灵:“结果底下的群众又不走了,没看见毛主席不行,群众就不往前走了。后来周总理只好把毛主席又请出来,又站在那儿。”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广场上,数万人手拿火把、灯笼,向走来。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游动的火龙。五彩缤纷的礼花冲向的夜空,照亮了广场。

这天晚上,回到寓所的,一头倒在床上就睡熟了,这几个月他实在太劳累了。

在广州的蒋介石却未能入睡,他在日记中忧心忡忡地写道:建立之后,必定在苏联帮助下,建立海空军,在台湾则“为势更劣,处境更艰难”

也是这天晚上,有“国母” 之称的宋庆龄也失眠了,回味大典的盛况,她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北京的整个空气,使每个人都带了决心,要献出他的每一份力量,来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功。

回到丰泽园的也久久没能入睡。直到10月2日清晨,毫无睡意的,提出要吃安眠药,两个小时之后,他才发出了鼾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